软土路基施工难点
软土的稳定性欠佳,主要表现为天然孔隙较大、抗剪强度偏低等。在工程施工中,可通过几个特定标准,界定是否为软土路基。一是土壤颜色,通过该标准鉴定时,需使用外观卡对比,若土壤颜色呈现明显的灰色,则视为软土。二是含水率,经检测后,土壤若为液限土质或含水量达到35%以,则被视为软土。三是天然孔隙比,若土壤的天然孔隙比在1以上,则视为软土。
路桥软土路基施工难点主要表现为,相较于其他路基形式,软土路基受含水率较高的影响,难以确保路基夯实质量,降低了路基整体承载水平,易出现路面塌陷等问题;由于渗水性不足,土壤固结过程耗时更长,整体抗压强度将受到影响;在较大压缩性的影响下,若基于常规方法展开施工作业,则易引发路基沉陷事故。
施工前的路基处理
路桥施工的前期准备要求较高,这也是推动后续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。施工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技术、材料及人员等方面。首先,施工人员需要充分掌握项目实际情况,通过实地调研确定施工区域内的土质状况、水文环境等,全面掌握软土路基施工中的阻碍因素。施工人员在分析地质环境时,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基的复杂多样性,通过科学的手段测量并整理所得结果,以便给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。不仅于此,为确保软土地基环境下的路桥质量,需将相关规定列入施工规章制度,此举是提升各环节施工规范性的关键。
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
(一)排水固结法
利用排水固结法将土中的水有效排除,可使土层持续下降,并达到加固路基的效果。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将沙井设置在地基中,并碾压路基,依据施工实际情况,可选择一次性加压或分层加压的操作方式。路基被碾压后,土中的水将通过沙井持续向外排出。此过程中,受土层自重影响,路基将随之下沉,路基的密实性也将得到提升。
此方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,经处理的土质会更加坚实,可为路基施工提供优良条件。
(二)换填法
基于对不满足建设要求的土层应采取换填处理,常见于浅层路基施工环境中,主要有两种方法。一是挖填法,更适用于路基土质偏软的施工环境。该方法的各操作环节更为精简,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。具体操作流程为,如若软土路基中含有部分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土质,施工人员需将其舍弃,从而填充满足施工要求的土壤,且挖填深度需控制在2m以内。
二是抛石法,适用于路面平整度欠佳且不存在坚硬外壳的环境中。该方法主要是将石头抛入路面中央,此时软土将逐步向道路两侧转移,可增强中间路面的强度。此方法使用的石块相对较大,需配备大型机械设备,将超出地面的石块压入地层中,随之增设反滤层。随后,在上述基础上填土作业,用土颗粒有效填充石缝。